廣州日報記者今日從河源市文廣旅體局獲悉,由廣東省委宣傳部組織編纂的《紅色廣東叢書》之《河源紅色地圖》一書,近日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。
挖掘紅色資源,講好紅色故事,傳承紅色基因,是推動河源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“必修課”。據了解,《河源紅色地圖》由河源市文化研究學者編著。全書收錄了河源市5縣2區的22處紅色舊(遺)址,由“遺址簡介”“紅色回響”“動人故事”三部分內容單獨成篇。該書雖以“地圖”立名,實際上是根據歷史記載、田野調查資料,圍繞河源具有重要紅色文化價值的革命遺址,講述宏觀歷史背景下的微觀革命事件和動人故事,再現了更多鮮為人知的革命歷史細節。

為了讓讀者清晰地讀懂河源的紅色歷史脈絡,書中用講故事的敘述方式,以最感人、最具代表性和決定性意義的歷史事件和重要黨史人物為敘述重點,將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在河源這片紅色土地上留下的“足跡”一一串聯。簡明生動的文字,配以手繪地圖、紅色遺址和紅色景點照片,為讀者帶來一堂生動、鮮活的“黨史學習教育課”。
據悉,《河源紅色地圖》一書是由廣東省委宣傳部組織編纂的《紅色廣東叢書》系列之一。全套叢書共75種,目前已推出了廣東地市紅色地圖等第一批圖書40多種。叢書全面梳理廣東紅色文化資源,深入挖掘廣東紅色文化內涵,為廣大干部群眾開展黨史學習教育、革命傳統教育、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一套權威而通俗的讀本。
文、圖/廣州日報·新花城記者:曾煥陽
通訊員:曾志偉、劉永菲、陳殷、駱瑋
廣州日報·新花城編輯:楊洪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