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:

收藏本站設為首頁
首頁 > 紅色專題 > 正文
【學黨史·悟思想 】聆聽紅色故事、瞻仰紅色遺跡,紫金實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
來源:河源紅色旅游  點擊:次  日期:2021-04-29 16:14:36
選擇字號: 特大
背景顏色:
 
 

“紅屋”內重溫入黨誓詞、聽黨校教師講述紅色紫金,瞻仰“血田”革命遺址、革命烈士紀念碑,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并默哀鞠躬。421上午,廖繼聰、鄧紅衛、葉競祥、劉向紅四套班子領導前往蘇區,開展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主題黨史學習教育,深切緬懷革命先烈,接受革命傳統教育,弘揚艱苦奮斗精神,不忘初心牢記使命,以實際行動履職擔當,努力開創紫金振興發展新局。


\

 

 
 

上午9時30分,在“紅屋”(紫金縣蘇維埃政府舊址)內,全體同志在縣委書記廖繼聰的帶領下,神情肅穆、舉起右拳,重溫入黨誓詞。鏗鏘誓言在“紅屋”內久久回蕩,讓現場所有黨員領導干部牢記自己的莊嚴承諾,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、時刻以黨員的先進性鞭策激勵自己,履職盡責,以實際行動兌現對黨的莊嚴承諾。隨后,全體同志在“紅屋”內聽黨校教師現場教學,講述“紅屋”的由來和紅色紫金革命歷史。

 

 

 

\

 

離開“紅屋”,全體同志來到“血田”紀念廣場。在黨校教師的講述下,共同緬懷“血田”慘案中犧牲的革命先烈,學習革命先輩們堅定理想信念、對黨的事業無比忠心、不怕困難、頑強拼博、敢為人先、勇于探索、勤儉節約、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。

 
 

\

 

 

上午10時左右,全體同志來到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。縣委書記廖繼聰,縣長鄧紅衛緩步走向紀念碑前,整理花籃緞帶,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,與全體同志默哀,向革命先烈鞠躬,并緩步繞行,瞻仰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。

 

 
 

最后,全體同志走進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二師師部舊址。大家圍坐一起,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述大革命時期紅二師部隊與蘇區人民共同奮戰,用流血犧牲和勇敢戰斗為中國共產黨的早期建軍史寫下的壯麗篇章。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要牢記建黨初心,傳承紅色基因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,銳意進取,頑強奮斗,繼續把革命前輩開創的偉大事業向前推進,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。

 
 

 

\

 

蘇區鎮(原名炮子鄉),是1958年經國務院批準以“蘇區”命名的著名革命老區,是全國最早建立農會組織、農民武裝和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地方之一,是早期中共紫金縣委、紫金縣蘇維埃政府的所在地,是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和海陸惠紫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,留下了彭湃、周恩來、徐向前、劉琴西等革命先輩的光輝足跡,譜寫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二師和第四師并肩作戰的壯麗詩篇,煥發著蘇區人民英勇斗爭的大無畏革命精神。20117月,蘇區革命(舊)遺址群被評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;201910月,蘇區革命(舊)遺址群被評為廣東省黨員教育基地。

 

 

紅色資源是培育紅色精神的搖籃,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見證,是寶貴的歷史財富,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、鄉村振興、革命老區發展的強大動力。2019年以來,紫金縣委、縣政府提前謀劃,進一步完善提升打造紅色教育基地,啟動紫金縣蘇區革命舊遺址群整體提升工程,投入1500多萬元對蘇區革命舊(遺)址群進行復原維修。按照“護其貌、顯其顏、鑄其魂、揚其韻”的工作思路,紫金在修繕紫金縣蘇區革命烈士紀念堂、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二師師部舊址等一系列革命舊址文物的基礎上,在革命烈士山周邊建設“一館三區”。其中,一館是蘇區農民運動陳列館,建成后主要展示紫金縣農民運動史實材料和革命文物,三區是瞻仰區、體驗區、參觀區,并結合鄉村資源力爭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。目前,首期工程中的蘇區農民運動陳列館主體建設已于2020年完成,正在進行展陳、消防及防雷等工程建設;紅二師、練兵場等二期工程已動工建設,完成工程總量50%,爭取今年6月完成建設任務,屆時將進一步豐富學習功能,承載更多服務,為建黨100周年獻禮。

 



 
關于我們 - 意見反饋 - 廣告合作 - 免責聲明 - 設為首頁 - 加入收藏 - 聯系我們 - 友情鏈接 - 網站地圖

主辦單位: 河源紅色旅游編委會 電話:0762-8913160 傳真:0762-7832160 投稿郵箱:hyhsly@163.com

Copyright @ 2009-2014 http://www.hyhsly.cn 紅色旅游_河源紅色旅游網 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

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友推薦或網絡收集,如有侵權請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審核刪除。

免费观看性行为视频的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