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色文化被認同
為紀念紫金“四·二六”武裝暴動90周年,4月23日,紫金在蘇區鎮舉行千人徒步重走革命路活動,本報特派記者采訪,專題推送了紫金“4·23千人徒步”活動文章和視頻,并制作了紫金蘇區VR 航拍全景,受到了讀者和粉絲的點贊。截至5月1日中午12 時,本報官方微信推送的文章《90 年前紫金響起的槍聲,至今依舊震撼!》閱讀量加上河源晚報航拍工作室推送的活動視頻點擊量也有近10萬。
據悉,紫金“四·二六”武裝暴動90周年紀念日當天,“河源發布”等微信公眾號先后推送了《90年前的今天,紫金以人民的名義干了件大事!》《震撼202秒!今天首艘國產航母下水,90年前的今天,紫金……》兩篇有關紫金 “四·二六”武裝暴動90周年研討紀念活動的報道,截至目前,閱讀量雙雙突破“10萬+”。統計數據顯示,上述報道微信受眾人數超20萬,覆蓋全國3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特別行政區,其中廣東最多,超2萬人,山東、河南、江蘇、浙江居2-5位。
這一“紅色文化”為何如此受公眾追捧?有關人士認為,紫金 “四·二六”武裝暴動90周年研討紀念活動之所以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,除了媒體制作的“爆款” 產品確實“吸睛”這一因素外,更多的還是公眾對紅色文化的認同和需求。
打造紅色文化旅游
借著紀念紫金“四·二六”武裝暴動90 周年的東風,我市紅色文化再次受到廣泛關注和追捧,這也讓我市“中國革命策源地之一”的紅色文化品牌更加響亮。廣東省政府地方志辦公室原副主任、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侯月祥認為,河源是中國革命策源地之一,在這里至今仍保留著一大批閃耀革命光輝、充滿革命傳統的紅色遺址。對這些寶貴“資源”要發掘好、保護好、宣傳好、利用好,讓它們成為踔厲后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動力與源泉,繼續新的長征。
據悉,在省政府日前印發的《廣東省貫徹落實國家〈“十三五” 旅游業發展規劃〉實施方案》中,龍川縣五興龍蘇維埃政府及兵工廠舊址列入紅色景點景區,這對我市增強紅色旅游活力,傳承發揚紅色旅游基因,打造原中央蘇區縣紅色旅游品牌起到積極推動作用。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,我市將抓住這一重要歷史機遇,打造紅色文化旅游一條龍,讓紅色文化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“雙星輝映”。(河源晚報)